吳應剛同志是是物流中心一名普通的TPM設備管理踐行者,由于在崗位工作年限長,同事們都習慣稱他為“老吳”。從2016年以來,“老吳”便一直負責物流中心區域過跨車、翻車機、行車等設備管理,他每天穿梭在區域設備之間,努力排查著各類設備隱患,為物流系統順暢發展保駕護航。
“設備警察”跟蹤驗證保順行
物流中心成品庫照明燈原裝置為一個400A的斷路器控制111個燈,只要有作業就要全部開啟,吳應剛在發現電能浪費情況后,立即報告領導并制定改造方案,在多次現場勘察試驗、對電路調控進行反復鉆研和精心布控后,加班加點將成品庫照明燈分為三段開關控制,改造后可以合理按段開關照明,當成品庫設備不作業時,照明燈便全部關閉,月均節約電量3000-5000度。物流中心成品庫東頭值班室原用電電源引線是從成品庫起重機運行滑線上引出,在夏季東頭值班室降溫設施和辦公電腦及照明燈開啟時,再加上成品庫五臺起重機頻繁作業,造成東頭值班室用電電壓達不到使用要求,嚴重影響辦公。吳應剛組織修舊利廢利用260米長電纜的排放,接拉低壓配電室引出380V的電源,確保成品庫東頭值班室的用電功率,提高了物流辦公工作效率。
“火眼金睛”隨時查找各類隱患
點多面廣設備多是物流區域的一大特點,為了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老吳每天要對區域30多個機械設備、200余條閥門、螺母等進行仔細檢查確認。彎腰駝背、登高爬梯已成為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健身運動”。物流中心成品庫兩條高線過跨車上方阻擋鋼材盤卷槽鋼嚴重變形,過跨車在倒運鋼材盤卷時,上方鋼材放置不穩,給操作人員及路過的汽車和行人帶來很大危險因素。吳應剛發現后主動牽頭,采用從起重機軌道上更換下的廢舊4*10米U80鋼軌四條作為維修的材料,協調維修了兩臺過跨車的焊接更換,使用廢舊4*10米U80鋼軌以后,較原先的材料更結實,可耐10噸鋼材鋼材的承重。
“望聞問切”及時聯絡抓整改
“小馬,翻車機空翻系統需要恢復,收到請回答。”在每天檢查過程中,老吳都會將發現的各類小隱患,通過電話、微信傳遞圖片等形式及時發布,在第一時間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設備安全運轉。每天從第一站成品庫的過跨車最后一站翻車機平臺,大到設備報警設施、小到一個螺絲釘,每一處的重點環節他都必須經過“望、聞、聽、問、摸”來判斷設備每天的運行情況。記得一次點檢,他發現平時緩緩運行的過跨車聲音異常,便留住腳步,用手機的手電筒進行仔細的查找,經過片刻查看,發現過跨車一處軸承干澀需要潤滑,便立刻組織維修工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老吳對制約生產的疑難雜癥設備,都能做到當天與維修同事和作業區主管進行分析匯總、提出整改方案和有效措施,利用停機檢修時間一一排除整改。物流中心成品庫四臺過跨車前期使用過程中未裝設南北防撞限位器,經常導致設備無辜損壞,吳應剛發現這一問題后,主動與維修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和研究方案,通過購買八個紅外線激光防撞開關,對四臺過跨車進行了有效裝置,徹底解決了過跨車運行過程中的“腸梗阻”。
苦心人,天不負,愚公移山搬王屋。長期的工作中,吳應剛通過努力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已成為物流中心設備管理隊伍的中流砥柱,他也多次被評為“明星設備管理員”、“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物流中心 孫雪莉)